ページ

2017年2月8日水曜日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最近有facebook專頁找來鄭子誠聲演一個名為"香港品牌的悲歌"的短片, 蘋果日報把當中的內容簡化成一個"【執笠先嚟懷緬】陰謀情人出聲撐土炮:寧淘寶都唔俾機會香港品牌?"的標題



我之所以會打開那個短片去看, 是因為覺得"寧淘寶都唔俾機會香港品牌"這句話有點怪...by the way, 給予, 於廣東話的正字為畀; 俾, 意思為令到...標題所用的是別字, 我以引號標示那為原文

如果純粹不喜歡以強國平台作交易, 或不喜歡從強國商人購物, 又甚至討厭馬雲而不認同淘寶概念, 這是一回事...但淘寶是否讓香港品牌做不下去的根源? 又是另一回事...

我有用過淘寶, 也有買過香港品牌, 沒怎樣覺得淘寶和香港品牌兩者有正面衝突...數年前有一本外國暢銷書叫"Thinking, Fast and Slow”, 為免自己墮入思考陷阱, 我打開了那段短片, 嘗試去了解一下這句話背後的來龍去脈...

短片裡面一開始使用的畫面是很多老店結業, 那些老店超過五成是食肆, 之後就是雜貨店和文具店...其間, 聲演者(不確定是否同為撰稿者)提出一個疑問, 為甚麼香港人寧願在淘寶買了回來丟掉都不嘗試買香港品牌...

節目本身的原意是好的, 香港品牌, 本地製作是需要支持, 但一句"寧淘寶都唔俾機會香港品牌"就有點誤了焦點...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書我只看了幾十頁還未看完(T_T), 裡面提到的fast thinking, 就是人們一般會以直覺先行思考, 蘋果日報的intention, 就是讓讀者以淘寶link up中國, 土炮link up香港, 然後就是帶出中國搞死香港的message(個人不完全否認這一點)...一個原意應為支持香港品牌的製作, 就因為一句對白, 一個標題, 把焦點從應該要關心的事情轉移到一個邏輯上不正確的論點

食肆, 雜貨店, 文具店為甚麼會結業? 第一主因是租金太高, 只有連鎖集團可以捱得住, 結果香港的飲食業就只剩下美心集團...雜貨店被超級市場取代, 文具店是因為時代變遷, 連學生哥都用ipad學習, 還有幾多人會用紙和筆? (利申: 我還是喜歡手寫)...

雜貨店和文具店其實都不是香港品牌, 食肆也非淘寶能取代...香港設計的產品, 賣的是設計和概念, target audience本來就是一群將價錢放次要的消費者...短片裡面提及那些寧願買淘寶劣質貨回來丟掉的人, 從一開始就不是本土製作的target audience...即使沒有淘寶, 他們也只是會團購量產貨...

另一方面, 淘寶也不只得山寨貨和劣質貨, 我自己買淘寶的主因是有些東西香港沒有...例如是加絨打底褲, 香港連冬天都快不見了, 御寒衣物的選擇本來就很少, 那時候每三個月都要去一次蘇州, 總不能以香港的衣裝去那邊過冬天吧? 再說, 這些產品也不是本土製作會賣的東西, 我不會因為去淘寶買打底褲就不光顧本土製作的皮革品...

淘寶真正影響的, 是一般零售業, 但零售業不等同於短片所說的香港品牌, 想來想去, 寧願買淘寶都不給機會予香港品牌都有邏輯上的謬誤...我不是淘寶的甚麼支持者, 只是各取所需, 就算不淘寶, 也不見得就會在香港購物...我的冬季大衣差不多都是在日本買回來, 看上去薄身slim cut但穿上去很保暖, 香港人只要冷一點就North Face, 除了因為bad taste, 也因為no choice…

台灣人都會淘寶, 但台灣品牌就有較大的生存空間, 為甚麼? 去年到台北旅行, 買了不少台灣人設計的產品, 有passport套, 貼紙, 耳環, t-shirt等等, 購買地點於華山文創和西門紅樓, 誠品也有一些, 全都是於市區交通極方便的位置, 價錢雖然會比量產貨品高一點, 但那個價位仍然親民...即使由五月天主唱阿信與插畫家不二良所共同創立的品牌Stayreal, 其T-shirt折回港幣都只是三百多, 大家可以試想想香港藝人的品牌t-shirt賣幾錢...香港本地品牌賣點較就腳的主要有K11, 其餘你還數得出哪裡? 有幾多人去過PMQ? PMQ位置不方便, 我幾年前去過, 產品選擇不多, 看得出是賣design的products, 但很多都沒有品牌特色...手作市集只是期間限定做兩三天, 地點像JCCAC, 很多時都是手作人才會留意才會去逛, 結果只停留於小圈子玩意, 無法普及...

究竟那短片是想說香港人對老店的情意結只有三分鐘熱度? 還是香港品牌做不起來的根源? 不論前者還是後者, 都跟淘寶扯不上太大關係...若真的要批評淘寶, 也不是沒有切入點, 但要多做點功課, 多分析別人的經營模式和目標客戶群再作論述...

寫這一篇, 無非是嘗試把Thinking, Fast and Slow放進生活裡面應用, 有多少人看了蘋果的標題真的有打開短片來看? 將所有思考簡化到只靠直覺的fast thinking, 很容易會衍生錯誤的結論...例如看到一部劇集收視下降就jump to conclusion有更多人不喜歡看, 發言者大概只是沒有留意該劇在網上的口碑如何, 也沒有留意到有另一篇稱讚該劇受到注目的報導...

中學時候, 有一位老師在早會時說過關於人們都捨難取易, 也提醒我們有時要捨易取難, 那一刻只是覺得要緊記, 但不太知道應該怎樣應用, 多得這些不合邏輯的論點, 我似乎得到一點啟發....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