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市民投訴某快餐店的標價有誤導性, 廣告稱豬柳蛋漢堡特價賣$9, 但限於十一時後生效的附註卻只出現了三秒...
宣傳取巧, 這是大部份商人都會做的事, 就如大家都會留意到很多標價都是$xxx~起, 那個"起"字有幾細寫幾細, 在日本, 就只有一條蛇蛇 ~ 來表示...又有些標價是$x99.99, 實際上就是$(x+1)00, 哪有一分錢可以找續呢?
早幾天我去買sammi的演唱會dvd, 那家店明明貼著有95折, 到我拿著dvd去付款, 她照收我原價, 我問了問:"咦? 不是有九五折嗎?", 對方稱這一張沒有...我事前已經到了另一家看, 標價一樣, 除非到另一地區再比較 (但交通費比potential gain還要貴), 否則即使付原價也沒有更便宜的選擇, 於是不作爭論便付款...實際上, 我當然有理據說她的九五折沒有說不適用於哪些貨品, 但也明知道對方一定諸多藉口, 反正到最後可以得到九五折的可能性很低, 省得去浪費時間...
標價取巧並不只在香港發生, 在世界各地都一樣, 因為商人都是奸的...就如在日本, N年前的標價是不含消費稅的(税抜), 後來政府頒布法例, 要求全部標價都要改成包含消費稅(税込)的金額, 但偶爾也會見到税抜的標價, 簡單的如100yen店內的貨品是105yen一件的...慣了在日本購物的朋友應該都已經對含稅的標價pattern有一種慣性, 所以如當看到標價為3000yen而非3150yen的時候, 最好還是看清楚那是税込還是税抜了...
對方故意取巧是一回事, 偶爾也會出現是對方搞錯的情況, 所以付款前對有懷疑的收費詢問清楚很重要...之前我在台場買了標價是3000yen(税抜)兩個的手袋, 付款的時候, 對方收3500yen(税抜), 我便覺得奇怪, 於是跟她確認價錢, 對方本來都不以為然, 後來我再帶她到標價的牌子, 她才發現自己弄錯了...
可能是職業病的關係, 我患有數字敏感症, 除了對價錢有接近過目不忘的能力之外, 我一般會在付款前先"圍"個數, 如果收費有異就會sense到可能有錯, 繼而要求check單...身邊的人會笑我是婆仔, 卻同時會善用我這種技能, 例如購物時靠我記價錢替他們格價之類...
我吃飯的時候會查單, 旁人也說我懶認真. 但有時的確發現單上無端端出現陌生的菜, 多收數百塊呀!
返信削除不過去旅行, 要兌換太複雜, 所以喜歡的話, 就不多理價錢就買. (純粹俾自己放肆一下.... 哈!)
[版主回覆03/17/2010 12:19:00]查單又不會花很多時間, 萬一多付了錢就唔抵啦...
我對自己的放肆還未到這個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