ページ

2018年4月11日水曜日

求知

最近為了搜集旅遊資料加入了某個fb group, 然後開始發現那個group經常有人在裡面提問, 而且提問的內容很多時候都是一些飯來張口的問題...
例如9月打風的機會高不高...我尊重每個人找答案的方法不同, 但那個group裡面的人只不過是曾經去過或有興趣想去某地方的人, 就算有人好心回答, 其實也不是很可靠吧?  一般我計劃旅行都是上網找當地的天氣統計資料, 例如去年同期的氣溫記錄之類, 至於有些人若剛好選中颱風機會較高或雨季時節出發, 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就算在網上問多少人, 都沒有人可以保證天沒有不測之風雲...

又例如有人問這數天某地方的天氣冷嗎?  我心想, 上網看天氣預報有這麼難嗎?  要打那麼多字又要等人回答, 只有在Google大神前打進地名和天氣就已經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先假設問人是為求方便, 其實自己找答案更快更簡單, 我想不懂...

也有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 例如有人問要跟團還是自由行, 這些主觀的個人選擇題, 每個人會給的答案都不一樣, 越問只會越混亂...問者沒有出過國, 那就要看自己的信心有多大, 這不是別人可以替他決定的事...

還有一個挺有趣的問題, 有人問台灣的微波爐食品可否帶去某國使用, 看得我莫名其妙...不同國家的微波爐的操作雖然有別, 但原理是一樣, 難道你自己帶水到其他國家會用不到那裡的水煲煲水嗎?

最近我有同事買了攪拌機, 試做了忌廉磨菇湯, 發現出來的效果濃稠得像意粉醬, 我第一個反應是不是要加水?  自己不確定的事我不會亂說, 於是上網調查了一下, 一般忌廉磨菇湯還會放高湯, 不過那位同事食素, 我就建議可以試試加水再加點調味, 她好像很擔心湯會變太稀(那少放點水不就成了嗎?), 於是我又建議她可以放牛奶不用忌廉, 她又擔心湯不夠香滑...其實煮食真的是個人口味, 就算是大廚的食譜到了自己手上也可能要作出調整才會合適, 我只能給點idea, 到最後決定用甚麼配料和份量都是其本人...之後她說做起的東西好像很油, 於是我就說:"當然, 忌廉有超過30%脂肪, 她才恍然大悟忌廉很肥...我的內心已經在大呼救命, 自己做菜不查清楚做法就去做, 這是我小學時所犯的錯, 但需注意我那時的資訊不及現在發達, 而且小學連家政課都未有cookery...至於食材, 忌廉磨菇湯就以為食材只有忌廉和磨菇?  公仔麵難道裡面有公仔?  忌廉很肥這件事我小學就已經知道, 以今時今日的香港人甚麼都嫌太甜太油, 竟然毫無懸念就把一整盒忌廉做湯底...

上星期因為我也買了攪拌機, 於是就圍繞著這話題聊起來, 我說做了豆漿米漿和打了杏仁粉, 於是同事就問是不是可以做芝麻糊...你可以怪我認真, 芝麻這種比較硬身的東西, 可能要先用grinder再用blender, 不一定可以直接用blender打, 至於同事的blender能否打得到芝麻, 每部機的功能和性能有別, 我隨便答就是不負責任, 她應該要看產品說明書...

之後我補充, 芝麻糊不只是黑芝麻加水煮, 應該要加點甚麼才可以煮成糊狀, 同事立刻問:要加甚麼?  其實我之前已經提過自己未做過芝麻糊所以未看相關資料, 而且她如果想自己煮也要知道份量, 不過反正我也想了解做法, 很快用手機找了一下, 就告訴她要加粘米粉...

得罪說句, 我不知道是我常識level太高, 還是現在的人common sense指數太低, 我只是知道很多事情如果不經過自己親自找答案或求證, 知識是無法吸收進去...道聽途說的事情, 很多時候都不可靠, 就算上網找答案, 我也是看好幾個source再加自己判斷...

好奇心人皆有之, 但為了滿足好奇心每個人願意付出的努力都不一樣...時代走得越前, 我們就傾向找捷徑, 找輕鬆的方法, 這並無不可, 只是看似較簡單的方法所得到的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 付出太少而得到的答案也很多時不會深刻...中學時有老師曾經在早會上教誨我們要多嘗試捨易取難, 我想也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好吧, 到最後又是怪我太認真, 但認真從來不會輸, 得到的知識是自己的...

2 件のコメント:

  1. 我很有同感呀.....
    我現在在東京留學,上星期有個朋友send message給我:
    我下星期來東京,天氣如何?箱根會不會還有櫻花看?

    其實我不是天文台,亦不是住在箱根,我為什麼會知道呢?

    這些資訊應該全部也可以在google找到,我不明白為什麼可以問一些那麼低水準的問題......=.=

    返信削除
    返信
    1. 唔好話日本,就算係東京,同一時間唔同地區都可以完全唔同天氣啦

      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