ページ

2013年6月8日土曜日

偽術旅情 - 梵蒂岡...等待了十年的夢想



傳說背對Fontana di Trevi把硬幣拋向池中, 便會重回羅馬。

這個傳說在我身上也應驗了。

相隔了十年又十個月, 我終於再次踏進意大利國土。第一站同樣是羅馬, 不同的是從前只是走馬看花鴨仔團, 這次卻是深度自遊行。

Cappella Sistina, 一般又稱為Sistine Chapel或是西斯汀教堂, 是我重到意大利的最大原因, 為的是一幅畫, Creazione di Adamo。

creation of Adam出自Michaelangelo手筆, 位於Sistine Chapel天花的濕壁畫。

認識這幅畫的契機也許有點庸俗, 是因為李敏的愛情小說「連線到天使的心」。故事裡面的男女主角在網路上認識, 一直沒有見面, 女主角感到無助和乏力的時候, 男主角叫她把手指靠近電腦螢光幕, 說他會像Creation of Adam裡面的上帝一般, 以食指觸碰阿當的食指而給予對方力量和支持。

少女情懷總是詩, 看完那本小說之後, 我就許下願望, 終有一天要親自去梵蒂岡看看那一幅畫。當然, 那時候的願望是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去看, 只是人漸漸長大, 也明白到把願望放在別人身上就等於絕望的道理。

甚至曾經有人challenge我:「為甚麼一定要去?」。沒有甚麼為甚麼, 難道我必須要有一個理由才可以做一件事嗎? 與其讓別人貶低和踐踏自己的夢想, 我決定自己一個人去追夢。

那次意大利之行, 我與家父二人同行, 與十年前的歐洲之旅同一組合。

Sistine Chapel位於梵蒂岡博物館裡面。博物館於每天早上都會大排長龍, 所以在出發前我已經在網上預約了門票。在歐洲, 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的門票預約費有時比門票本身還要貴, 但為了確保能夠順利進去, 只好花點錢去降低風險。

濕壁畫的製作需要在牆壁上的濕灰泥乾透之前完成, 加上Sistine Chapel的天花離地20公尺, 要長期在高台上作畫, 作畫時又要考慮彎曲的天花於視覺上的影響, 難度非常高。Michaelangelo本來是從事雕刻工作為主, 所以畫作數量遠不及另外兩位一同被稱為文義復興三傑的Leonardo Da Vinci(達文西)和Raphael(拉斐爾)那麼多, 不過我覺得Michaelangelo的畫風相比另外兩位更獨特, 而且作畫時的意境和想法更有趣。

Michaelangelo擅長表現人線的肌肉線條美, 一看就能辦認得出是他的作品。

梵蒂岡雖然是獨立國家, 不過國土範圍很小, 感覺就彷如羅馬的一部份。前往Vatican Museum, 可以乘坐地鐵A線到Ottaviano-S. Pietro-Musei Vaticani或Cipro, 博物館在兩個車站的中間。



從博物館入口到Sistine Chapel中間會經過好幾個展館, 裡面放著很不錯的畫作和展品, 只是我的內心太記掛著Creation of Adams, 開始的時候都無法專心細看, 只是拍了些照片記錄, 到走回頭路的時候才慢慢再看一次。







Sistine Chapel差不多是參觀路線的終點站, 當我站於門外準備要踏進去的一刻, 等待了十年的夢想與我就只是一步之隔, 那份洶湧而至的緊張和興奮是難以形容的。

Vatican Museum大部份地方都可以供遊人拍照, 只要不用閃光燈便可, 可是Sistine Chapel卻是全館禁止拍照。這個規定, 是因為濕壁畫常年受宗教儀式用的蠟燭熏染及攝影閃光燈的影響曾經嚴重損壞過, 後來進行了修復工作才回復當時的色彩, 當時我還一度擔心過自己未趕得及去見它最後一面。

教堂內表面上沒有警衛, 但其實在人群中隱藏了便衣人員, 所以我偷偷地拍了一張Creation of Adams(當然沒有用閃光燈)便收起了相機, 專心仰望這幅神作。期間本來有便衣警衛意圖向我走近, 但見我已經收起了相機, 大概也看我年紀小(?!)吧, 最後也沒有留難我, 只是用目光示意提醒我不能拍照。



有關Sistine Chapel的天花濕壁畫, 最初教宗其實只委托Michaelangelo繪製十二門徒, 但要知道藝術家就是很有個人想法, 所以他按照個人構思, 選取了聖經裡的故事作畫。天花拱頂最高的部份, 他用了Genesis(創世記)中的九個故事製作了九幅巨型濕壁畫。



當中最著名的, 當然就是Creation of Adams。



老實說, 天花離地那麼高, 沒有望遠鏡的話根本看得不太清楚, 想仔細研究的還不如上網看放大圖和鑑賞分析, 但舉頭望過去那畫滿了超過300個人物的拱頂, 內心仍然是不停不停地呼叫著:"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很多想做的事情, 因為能力和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 往往不是全部都能立刻完成的, 你可以說我是死心眼、固執、硬頸甚麼也好, 我想去做的事, 那一刻不可能的話, 我不會勉強, 但這不是放棄, 只是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去做, 差在早晚而已。日文如是, 鋼琴如是, 維也納如是, 梵蒂岡亦如是。

看"現場", 氣勢最厲害的不是創世記, 而是Last Judgement(最後的審判)。最後的審判繪於教堂祭壇的牆壁上, 由於我們可以走近直立的牆壁, 壁畫比我想像中要大得多。



我對Creation of Adams有主觀的情意結, 但客觀來說, 個人覺得Last Judgement更有玩味。Last Judgement取材於《新約全書・啟示錄》以及但丁《神曲》地獄篇, 與此同時, 也隱含了Michaelangelo對現實的審判。

使徒Bartholomew(聖巴多羅買), 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 這被分析為Michaelangelo在畫中代表自己的形象。他又將樞機Cesena的樣子畫成長了驢耳朵的人物Minos, 暗諷他的愚蠢。





畫上的人物本來有很多都是裸體的, 但礙於教庭思想保守, 教皇於教宗保錄三世死後曾命人替人物畫上遮布, 直至二十多年前的修復工程中才把一部份遮布擦去。

梵蒂岡博物館內有快餐形式的餐廳, 我買了一份puccini, 爸爸就要了carbonara, 味道算不錯, 只是排隊等得比較久。

我在無意識下收藏了不少十字架吊墜, 所以這次也在博物館內買了一條十字架頸鍊, 另外買了張creation of Adams手部特寫的postcard寄回家。



離開博物館的時候還未到下午二時, 在外排隊的人已經不多, 而我又準備要去排另一條隊, 梵蒂岡內最多遊客朝聖的地方。



下回待續

1 件のコメント:

  1. 下一站是大教堂嗎?

    去歐洲看美術博物館和㪍堂看到有點滯,或許是我沒藝術細胞吧,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去科學博物館。。。
    [版主回覆06/09/2013 16:36:28]BINGO!

    其實我也不是每個美術館都會去,除非館藏有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教堂只是在意大利看得比較多,不過我也不會每個都講,因為這個系列與遊記還是有分別的

    科學館我在英國和意大利都有去過,係幾好玩,但因為香港的科學館都很不錯,相對地就沒有美術館或教堂那麼有特色…不過呢d都係個人興趣,所以每個人取捨之下的行程才會不同

    返信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