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の私にとって、日本語抜きでは生活を語れません。
現在的我, 如果沒有了日文, 生活似乎不知從何說起...
日文到現在學了4年半左右, 最初要兼顧工作和上課已經非常吃力, 空餘的時間幾乎沒有, 所以日文的生活就只是上課和溫習...去日本旅行的時候也會用到日文, 但從前都是停留在單向溝通的程度, 即是說得出自己想怎麼樣卻接收不到對方的回應...原因很簡單, 就是聽解能力太低...
大概在日語學習的1年半之後, 我就開始跟日本人老師上課, 但老師要遷就學生的能力, 一般都用龜速說話, 要聽明白是毫無難度的, 可是一看自己在聽解上的分數就知道能力上有多大的差距...心裡很清楚自己的弱點, 卻不知從何入手去改善...
離開big 4之後, 我有了多一點的私人時間, 自然也可以多花時間在日文的學習上, 於是我開始看日劇...邏輯上可能跟不少日語學習者有所不同, 一般可能因為喜歡日本文化或喜歡看日劇而學日文, 我卻是因為喜歡為了學日文而看日劇以及接觸日本文化...
轉職之後, 剛好公司有日本plant, 香港是regional office, 工作上偶爾也會跟日本同事接觸, 機緣巧合地增加了用日文的機會...那時候已經完成了三級能力試, 讀寫的能力還是勉強可以的, 所以每次要跟日本同事聯絡, 我都會盡量寫日英對照的電郵, 太複雜的內容還是要用英文表達...電話就更加溝通不來, 一般我只會提醒對方已經發了電郵給他, 希望他可以盡快回覆之類, 如果對方有yes/no以外的回應, 我就可能已經反應不來...
去年四月, 我第一次有機會去日本出差, 那一個星期期間都有翻譯小姐陪伴在則, 因為工作上要用的日語在課堂上不會教, 有很多專用詞彙是邊做邊學, 把不懂的向同事請教, 然後記在筆記上, 如quarter end, accounts receivable, bad debts等等...那時候自己明明是日文學生, 雖然尚算可以表達自己想法, 可是只聽得到兩成對方所說的內容, 感到有點被孤立 (雖然別人不是故意的)
到了五月, 我又到了日本出差一星期, 這次是去另一個plant, 那裡規模比較小, 沒有翻譯小姐幫忙, 對方是勉強懂說英語的人, 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向他說日語, 他用英語或是很慢的日語回答, 溝通都尚算順利...
隨著運用的機會增多, 學習日文的目的已經不是純粹滿足求知欲, 而是溝通工具的鍛鍊...我一邊參考同事寄來的電郵, 一邊修改自己發電郵時的用詞, 例如不用『作る』而用『作成する』; 不用『変える』而用『変更する・更新する』等等, 這些是課堂上不會學到的...如太后所言, "熟能生巧的道理是沒錯的", 我寫電郵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 而且跟同事在電話上溝通已經大致沒問題了
到了六月, 我到日本出差三個星期, 這次對方已經沒有安排翻譯小姐, 只靠自己用日語跟大家溝通...難得有這麼長的時間在日本, 我積極地爭取與日文接觸的機會, 晚上看日劇, 開始去二手書店買漫畫或散文集, 希望把日文融入在生活之中, 提升應用的能力...
回到香港之後, 我繼續看日劇的習慣, 希望以此提升聽解能力...工作上, 甚至開始用日文做training和concall, 運用的日語肯定沒甚麼文型上的變化, 當中也會有不少錯誤, 但至少踏出了第一步去試...要改進外語會話都是以厚臉皮開始...
學習是input, 運用是output, 其實兩者是互相牽引, 是一個循環的關係...學習之後可以運用得更得心應手, 運用的過程當中會讓自己感到學習的進度, 知道自己欠缺甚麼, 再去調節學習的重點...
把日文融入生活之後, 慢慢已經分不清自己的目的是甚麼, 是為了學, 還是為了用? 這個問題彷彿就如有雞先定蛋先一樣, 沒有絕對的答案...
後記: 日文對我另一個影響是, 讓我認識到SMAP...至於我跟SMAP是怎樣遇上, 就留待下回分解吧
說得對啊!如果只是靠課堂, 教枓書, 筆記學日文, 是事倍功半的. 就是要把外語融入自己的生活, 難怕是一點點也好, 慢慢就會發覺有改變.
返信削除[版主回覆12/05/2009 11:15:00]沒錯, 當發現到自己的改變, 那一份滿足感又會成為你繼續向前的動力...
好羨慕你有機會到日本出差,
返信削除你有好多機會練好日文呢~
[版主回覆12/05/2009 23:13:00]兩睇啦, 跟日本人工作要比其他地方多花時間ga, 因為很多時自己要夾在香港人和日本人之間做翻譯, 不過就真係多D練習機會ge
更深了解如何學習日文, 謝謝提供, 努力!!!
返信削除[版主回覆02/26/2013 18:28:15]語言學習的路很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