ページ

2013年10月27日日曜日

日影 -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一星期以來的疲累積壓下來,星期六睡到十點多才起床。

最初以為「そして父になる」(誰調換了我的父親?)是亞洲電影節節目,兩場都剛好撞正我已經買票的talk show。昨天發現原來百老匯院線有優先場,於是下班之後先去買票。

之前一直只是留意日本新聞,所以沒有留意電影的香港譯名,買票的時候只是匆忙的說:「明天,福山雅治」。售票員笑了笑,替我操作好屏幕讓我選擇座位,然後跟我確認戲票的時候說:「明天三點半,(數秒停頓),福山雅治」,然後我倆相視而笑。

吃了午餐之後,看了木村拓哉做嘉賓的那集A Studio,出門去戲院。

明明離家不太遠,巴士路線繞道加塞車,差不多花了40分鐘,幸好我預留充足時間。

入正題,談電影。


故事是兩家人在兒子六歲的時候突然被醫院通知孩子被對調了。




之前日劇有那麼多出色的無血緣親情劇如「Mother」和「マルモのおきて」等,電影又在康城影展得獎,我本來是充滿期待的,怎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首先,電影結構有點鬆散,每個片段感覺未投入進去又到下一段,有種騷不盡癢處的感覺。

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一家,雖然可以感受到兒子慶太對父母的感情,以及媽媽野野宮綠(尾野真千子)對兒子的關愛,但夫婦要選擇繼續與慶太生活,還是要跟齊木家交換親生兒子回來二人之間卻沒有甚麼討論過,一面倒的由良多去決定。

血緣的考慮有多重要?電影沒有太多描述。除了長相之外,良多是否覺得慶太不及自己能幹?那麼親兒琉晴也不見得很聰明。

六歲,說大不大,但也未至於完全不懂事。要交換父母,兩個家庭都沒有向兒子交代就突然到另一個家庭生活,對小孩實在太殘忍了。說男主角冷漠,那麼其餘三人又如何呢?好像沒有計劃之下就進行交換,難道沒有想過對小孩的心理影響和傷害嗎?

感情方面,野野宮一家還算有些描述,但齊木一家的描述相對較少,那麼齊木琉晴為甚麼希望回到齊木家而不繼續當野野宮家的兒子?當然很難一語道出六年以來的事情,但總需有些片段表現出齊木一家之間的羈絆才有說服力。

我假設電影重點是野野宮良多,以此去解釋對其他人的描述薄弱,但野野宮良多的改變太突兀,一個父親在"養子"離開了那麼多日子都沒有表現出不捨和牽掛,到發現兒子愛自己才突然頓悟?父母難道是因為子女愛自己才要當父母嗎?

看完這套電影,更深的感受到,父母也許可以選擇要或不要子女,甚至誰當自己的子女,但子女卻不能選擇父母。不過,真正啟發我這個想法的,不是這套電影,而是日劇「Mother」。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